江西开发区如何修炼营商“内力”?
近日,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2025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方案》,以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在市场准入、监管执法、融资服务等方面,推出了一批回应关切、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
如同树木需要阳光、雨露,大项目从招引、签约落地、审批建设到投产达效,更是离不开一方营商环境的“水土”培育。
在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江西各级开发区如何实现项目建设的“弯道超车”?除了“借外力”拼招商,也要“修内力”抓营商。
办事流程上做“减法”
“从项目洽谈到落地的每一个环节,安福高新区都给予了全力支持,特别是高新区创建‘与企同行’服务品牌后,干部职工对企业的服务意识、服务效率又实现了大幅提升,这些干部职工真的把‘企业服务无小事’刻入了骨髓,让我们对在安福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江西鲁丽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葛立军感叹。
什么样的营商环境能让企业赞不绝口?
对企业来说,商机转瞬即逝,项目建设分秒必争。如何在各种办事流程上做“减法”,是服务项目建设的关键之举。
在企业聚集的安福高新区,管委会高标准打造了政务服务超市,实现园区事项“园区办”;为加速项目审批,安福县建立“专班跑手续”机制,做到“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最优流程、一个代办队伍、限期办结交付”。
“安福的营商环境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葛立军表示,江西鲁丽绿色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1天内完成刨花板生产线项目备案审批,1天内办理完成营业执照,不到2个月时间内完成了规划调整、林地报批、用地指标等手续办理,每个环节的速度都超出企业预期。
在提高办事效率、整合园区服务上,安福高新区并不是独行者。
上饶高新区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实现了政务服务平台从无到有、审批服务事项从少到多、企业办事效率从低到高的转变——
设立企业服务中心,36个涉工事项全面赋权,全面启用行政审批2号章,窗口可办理事项119项;
建设行政审批数据交换、审批事项管理、惠企政策兑现、自助填单系统“5G+”平台,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办不成事”诉求响应机制和“办不成事”问题台账。
“在审批检查方面,我们按照‘减、容、合、细’的原则,将工业投资项目全流程8个主审批事项,进一步合并简化,工业投资项目工改系统各事项审批均可实现1日内办结。”上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助企服务上做“加法”
直面交流、专业解答、集成服务、诉之有应、过程透明、兜底办结……走进位于信丰高新区5G产业园的“企业之家”,工作人员正耐心为前来办理业务的经营主体答疑解惑,帮助他们登记服务需求。
“把资料准备齐全,一周内就能办好所有业务,‘企业之间’不仅效率高,还有专人指导线上操作,服务很贴心。”江西同益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丁海田说。
据了解,“企业之家”由信丰高新区牵头,引导信丰县科技局、商务局、法院、行政审批局、金融服务中心等14个部门入驻,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科创等60项涉企增值服务。
“我们推行‘管家+专员’的管理模式,专门配备4名‘小管家’接待企业来访,进行简单的咨询服务;小管家精准‘摇人’,助企专员‘一摇即到’,办事企业不会再‘跑错地’或者‘跑N次’,坐着就能把事办好。”信丰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事实上,好服务已成为江西各级开发区招引好项目的“制胜密码”——
今年3月,兆驰股份有限公司未来显示、智能终端及芯片等4个项目当日签约落户南昌高新区,意味着南昌作为全国重要的移动智能终端和LED芯片制造基地的地位更加巩固。
自2014年兆驰集团首次将LED封装业务落户南昌起,实现了从一颗产业种子在南昌沃土落地生根,到如今牵引LED全产业链在红土地上枝繁叶茂的跨越。当被问及为何多年深耕南昌,兆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伟说:“南昌高新区优质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务服务,为兆驰集团创造了安心发展的沃土。”
与此类似,江西蓝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也因为营商环境好而与九江经开区一拍即合。
“公司一路发展壮大,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招商政策全部兑现,惠企措施我们应享尽享,来这里创业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该公司负责人坦言。
难点堵点上做“除法”
“项目前期垫资量巨大,回款周期较长,这给公司的资金周转带来了一定压力。”唐人通信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吴云娟说。
位于南昌高新区的唐人通信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深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涵盖5G通信相关的规划、设计、运营、维护等。近年来,随着5G通信市场的蓬勃发展,企业项目遍地开花,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压力。
“企业业务增长比较快,资金压力比较大。经过评估,唐人通信符合省、市出台的‘科贷通’政策申报要求,于是我们第一时间把适配的政策送上门。”南昌高新区科经局服务专员在走访调研时了解到企业诉求后,迅速响应,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据介绍,南昌高新区为每家规上企业都配备了专属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企业,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及时协调各部门解决问题。
“南昌高新区的贴心服务,使企业成功获批500万元贷款,接下来我们可能还会获得续贷,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预计2025年营收将增长10%至20%。”吴云娟说。
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再到用工保障等,江西各级开发区在为园区企业纾困解难上下足了功夫。
上饶市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景创新”)是一家光学企业,在数码产品镜头模组生产领域成绩斐然。然而,这家年产值可达15亿元的企业,曾经面临着300余人的用工缺口。企业向上饶高新区的网格员提交诉求后,一场用工保障“接力赛”就此展开。
“接到诉求后,园区方面立即联系各乡镇(街道)以及相关的服务单位,为企业招聘社会上的员工。或由企业自聘,区里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联系第三方劳务公司,给他们实行劳务派遣。”上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园区已经替我们解决了300多人的人力缺口。”立景创新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西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可以更好地专注研发生产,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江西各级开发区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通过办事流程做“减法”提升审批效能,助企服务做“加法”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难点堵点做“除法”精准破解企业困境,多措并举构筑起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当高效政务服务与精准惠企政策形成合力,企业发展的信心得以夯实,优质资源加速汇聚,这片红土地正以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浇灌出“万木成林”的经济图景。
文/陶钦仪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兰春